趨勢之一,出題模棱兩可,這個現象似乎從01年就開始了,不光是市政,最近我看到網上說道幾點也是如此,是出題人表達有問題嗎,是出題人的語言組織有問題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不是,我們見到的試卷的每一道題都是經過嚴格審批的,我們偉大的祖國總不至于把那些語言表達能力極差的人都安排去出卷吧,即使是有,也不會是都那么差吧,不能今年差,明年還差,市政差,機電液差吧,那么我們的考試用卷為什么總會出現這些模棱兩可的問題呢,答案只有一個 那就是這些事命題組有意設計的圈套。
例如今年的市政試卷最后一題,目前網絡上就是討論不斷,園林的道路到底應該是水泥混凝土面層還是瀝青面層,我的觀點是園林道路大多數還是水泥混凝土,但是我也確實在工程里面做過瀝青混凝土的園林路, 出題人不知道嗎,不是,他這樣出的目的可能就是在迷惑考生,我想以后大家遇到這樣的題目還是不要怕麻煩,還是把兩種面層的冬季措施都寫寫,其實也多不了幾個字的,關鍵是這樣寫出來是絕對不會扣分的。有的考生問我,到底是什么樣多寫扣分什么樣的問題多寫不扣分,其實這是很多考生和培訓老師都想問的,其實按照我的理解是,只要是答案不是完全相駁的就不會扣分,比如人家問你是不是廢標,你回答是廢標,然后說明理由,你緊接著又回答不是廢標,又說明理由,這樣你就會不得分,但是對于其他的尤其是技術上的答案,應該不會有這種問題,也就是多寫不扣分。對于這種模棱兩可的出題方式,去年有,今年的考卷上就更多些,比如今年的頂管那道題,他既不說是自由機械,也不說是租賃的機械,那么在索賠上就會有是可以索賠臺班還是索賠折舊,當然回答索賠機械停滯費也對,但是如果說要是真的要壓分的時候,那么標準答案就有可能提高難度,這就是他們提高難度的最好地方,在考試的時候,我建議大家以后再遇到考試,一定還是要多幾個心眼,多答幾個字,時間是足夠用的,八要怕多答幾個字就時間不夠,不會不夠的。
趨勢二,圈套是越來越多,比如今年的第一道案例題,準備將掛藍移到2#段的時候需要做什么,你要是不看題或者看題不仔細,那么就會忽略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工程0#段和1#段都是在支架上澆筑的,那么2#段其實就是我們以前常說的1#段,是開始安裝掛藍的一段,那么這里主要敘述掛藍的安裝要素即可,即自錨系統(tǒng)、斜拉系統(tǒng)、抗傾覆系統(tǒng)和掛藍與混凝土質量比控制,而不是傳統(tǒng)的懸臂澆注那樣在2#段之前的工作(張拉、封錨、壓漿)。
趨勢三,與教材越來月脫離,去年市政只有在技術上與教材脫離,主要是熱力小室、澆筑混凝土前清掃模板內的方式、門式支架。但是今年不但技術超教材,管理方面也開始蠢蠢欲動,今年的管理在安全方面出了項目管理那本教材的四不放過,經濟上的工程量清單,這些知識點要是只按照實務教材回答,肯定不全面,比如安全,既要打出四不放過,又要答出來具體做法,當然標準答案也許沒有那么多,但是也有可能就是那么多,因為我們都不是出題老師,我們隊標準答案都是猜測,但是多答就當是做了一個雙保險吧,這個最多是算你羅嗦,絕不會扣分的。對于技術朝綱,那么誰也沒有辦法,今年又返回去考頂管,那是第三版教材刪除的內容,要是沒有現場實際經驗,那這個點可能會丟分的,提高的辦法只能是多看看市政的規(guī)范,多了解教材以外的東西。
趨勢四,命題老師有可能聽培訓老師課件,這個還真的有可能,按理說,張拉、拆橋、爆破審批、裝配式梁安裝、隧道、小錨桿注漿、管棚支護、閉水試驗等知識點也是以前考試涉及很少的,在施工中又是寫的重要的,但是人家就愣是不考,所以說,以后要是想通過考試,那么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對教材完全熟悉的基礎上還要熟悉施工的工藝,最好可以把教材上介紹的這些知識點都知道從招投標到竣工驗收里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怎么回事,您要是真的能把這些工藝全部搞懂,并且考到哪里都會對打入流,那么您就不但可以考出,那么即便你不是做這個行業(yè)的人,你也就是通過這次學習考試成為這個行業(yè)的高手了,那么你拿到證書以后就會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