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3-12 02:27來源: 作者: 點擊:次
地下綜合管廊可以促進城市空間集約化利用,徹底解決“馬路拉鏈”難題。從去年以來,我省多個城市都開始探索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和運營,城市建設的目光開始投向地下。
在武漢王家墩商務區(qū)核心區(qū)的地下,有約2.3公里長的綜合管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該管廊是左右雙室結構,內有供水、供電、電信管線。其建設和管理由不同單位負責,建成后,高壓部分交武漢市電力公司管理維護,低壓電纜與弱電部分將移交給武漢信息管網投資公司,確保不同管線都有專業(yè)機構管理。
在孝感臨空經濟區(qū)的建設中,孝感市先后與中建公司、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采取融投資帶工程總承包模式,整體打包給兩家企業(yè)施工,目前已建成11.6公里的綜合管廊。同時,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物業(yè)管理公司負責日常維護,一旦發(fā)現異常,則由物業(yè)公司通知管線所屬單位進行處理。“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和管理,適合采用PPP模式。”省住建廳城建處介紹,這有利于確保管廊的建設速度和有序管理。如,黃石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成立注冊資本2億元的綜合管廊建設運營主體,計劃3年內融資10億元以上,完成18公里管廊建設。
各城市地下管網錯綜復雜,如何摸清家底?這次進入全國試點評審的十堰市,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
該市率先在全省完成地下管線普查探測,建立綜合信息系統(tǒng)。率先編制完成《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guī)劃》、《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等法規(guī),組建成立十堰市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處。“去年完成了3980公里的地下管線探測,預計還將有2000公里的地下管線納入綜合信息系統(tǒng)。”十堰市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處主任李育三介紹。
據悉,十堰市還率先出臺《地下管線強制入廊管理辦法》,與符合條件的14家管線產權單位全部簽訂入廊協議,為下一步管廊建設鋪平道路。
預留g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