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23 10:00來源:東方今報 · 作者: 點擊:次
有的咬咬牙還是邁出了那一步
2016年的樓市充滿了太多的愛恨情仇。商場、餐廳、地鐵、辦公室……無論在哪,你總能聽到關于房價的大討論。
前段時間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上漲迅猛,買房似乎演變成了一場百米沖刺。只要跑得夠快,你就是人生贏家。有從業(yè)者稱,很多購房者的心態(tài)就是試圖通過買房搭上城市高速發(fā)展的列車。
全國多地實施樓市新政后交易“速凍”,房客們的心態(tài)變化幾何?房價暴漲背后有何真相?調控之后的樓市又會走向何方?
當樓市正值“狂歡”時,樓市新政呼嘯而來。那些真正站在樓市跑道內(nèi)外的房客,心態(tài)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在采訪中,有“剛需族”說,這就像一場人生大考,加入樓市“游戲”是早晚的事;改善型“換房群”說,處在賣舊房換新房的“夾心”狀態(tài),一方面想賣房時房價能穩(wěn)定,另一方面又渴望著新房房價有所松動;新政后,各地樓市成交量“速凍”,被擠出的“投資客”們有的咬咬牙還是邁出了那一步……
【剛需族】 樓市“游戲”“就像經(jīng)歷了一場人生大考”
今年一些熱點城市的樓市令很多剛需“措手不及”,手頭的那點房錢跟不上房價漲幅,很多人的心態(tài)從懵懂變成焦慮。
“房子買來是自己住的,樓市調控之后房價漲與跌,對我們影響都不大了。”小王坦言。剛剛工作不久的小王回憶起自己在廈門的買房過程,用了這樣一句話評價,“就像經(jīng)歷了一場人生大考”。
加入樓市“游戲”是早晚的事
樓市新政出臺后,尚未入市的剛需又是咋想的?
“我想在兩個月內(nèi)搞定買房的事兒,不然太牽扯精力了。”在鄭州工作的臨沂小伙蔣永略顯疲憊。蔣永九月初本想定下一套120萬元的二手房,但是房主在5分鐘內(nèi)就要提價到130萬元。這讓他無法接受。二手房受挫,蔣永開始研究新房市場。
“本以為新政后新房價格會出現(xiàn)微調,但目前在售樓盤價格并無太大松動跡象。還有很多樓盤延遲了開盤時間。”蔣永無奈地說,不管價格降與不降,該出手時就出手,加入樓市“游戲”是早晚的事。
“哪怕現(xiàn)在條件有限買個差一點的,以后還能換房,不然房價一漲剛需會一直被動。”蔣永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沒有早早關注樓市,“買件100塊錢的衣服要研究一天,買件1000塊錢的化妝品要研究一周,難道買套100萬元的房子不應該研究一年嗎?”
在深圳從事房地產(chǎn)銷售的熊先生介紹,很多購房者的心態(tài)就是試圖通過買房搭上深圳高速發(fā)展的列車,自己的資產(chǎn)能隨之增值,否則就要被這趟列車甩在后面。
【換房群】 “夾心層”的糾結“夾心層”的連環(huán)單狀態(tài)
在樓市中,有很多購房者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而進行換房。他們既扮演著買房人又扮演著賣房人的角色。各地限購限貸政策出臺后,樓市壓力雙向傳導讓一些換房者陷入“夾心層”狀態(tài)。
在北京東城區(qū)一家事業(yè)單位工作的王先生,最近為換房飽受煎熬。本來他打算購買位于朝陽北苑附近的一套120余平方米的三居室,總價在700萬元左右。購買這套房的前提是王先生要先賣掉位于豐臺的一套一居室。
如果按照過去的政策,王先生購買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是四成,這套三居室的首付在280萬元左右。經(jīng)濟條件還算不錯的他可以不賣房就支付這筆首付。但按照北京房地產(chǎn)調控的新政策,這套三居室單價將近每平方米6萬元,總價達到700萬元,屬于非普通住宅,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將達到七成,為490萬元左右。首付210萬元的差額讓王先生特別為難。
“如果不賣掉豐臺區(qū)的房子,看中的這套三居根本無力購買。”王先生說,自己處于連環(huán)單的狀態(tài),賣不掉舊房,就無法購買新房。
連環(huán)單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希望自己要賣的房子價格維持穩(wěn)定,另一方面又期待自己要買的房子價格松動。這種矛盾心理也讓很多換房者停下了腳步。
北京昌平的任先生現(xiàn)在住的是一套8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本打算換個三居。新政后,他所在區(qū)域的二手房價格有所松動。但他的掛牌價格還維持在每平方米三萬元左右。任先生告訴記者,想看看政策效果后再決定,“能賣就賣,不賣拉倒”。
【投資客】 進退之間 樓市新政的擠出效應
對不少投資者來講,早一步入市,就代表著跟上樓市節(jié)奏賺得真金白銀。然而,樓市新政出臺后,各地成交量出現(xiàn)“速凍”態(tài)勢,這其中對于投資性購房者的擠出效應不言而喻。
以鄭州為例,據(jù)統(tǒng)計,10月上旬鄭州市新建商品房日均銷售544套,與七月份日均銷售套數(shù)相比下降了31.23%,與8月份相比下降46.14%,與9月份相比下降60.64%。
在鄭州市某樓盤,記者見到了來自開封尉氏縣的胡先生。因看好該樓盤所處地區(qū)的發(fā)展前景,他專門到現(xiàn)場了解情況。目前胡先生在鄭州已經(jīng)有兩套住房,“因為兒子在鄭州落戶,限購后還可以用他的指標購房”。
胡先生說,自己2006年在鄭州以2000多元一平方米購買的房子,目前房價已經(jīng)超過一萬元。當年他還曾經(jīng)去北京考察過房子,“2006年北京三環(huán)附近的房子每平方米才8000多元,后悔沒買啊”。
在談到下一步投資計劃時,胡先生很是糾結。一方面,買房投資給自己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另一方面目前的市場前景還不甚明朗。胡先生認為,這次樓市新政之后,房地產(chǎn)升值的空間可能不會太多了,自己還想再觀望一下政策走向。“房地產(chǎn)市場一旦成熟起來,政府的調控也會越來越規(guī)范。不動產(chǎn)登記聯(lián)網(wǎng)、房地產(chǎn)稅開征肯定也會對房價產(chǎn)生影響。”他說。
“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
調控政策一出,一只腳已經(jīng)踏入房市的朱先生立馬患上了“選擇恐懼癥”。限購前,他在蘇州某樓盤交了5萬元定金認購了一套新房用作投資,現(xiàn)在變成“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
朱先生萬分苦惱:繼續(xù)交易,房子的投資收益肯定要打折;終止交易,5萬元定金就打了水漂。咬咬牙,最后他還是把雙腳都邁進了樓市的大門。
有人入市,也有人離場。曾經(jīng)的朋友圈熱傳文章《昨天,帝都,一個朋友賣掉了他唯一一套自住房》就描述了這樣的故事:北京有人選擇在這波房價飛漲中賣掉唯一的自住房,打算租房住,用賣房的現(xiàn)金做其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