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9-23 22:27來源: 作者: 點擊:次
有人調侃:在中國,外國建筑師三年半便能成為摩天大樓總建筑師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洋建筑師們萬里迢迢到中國發(fā)展;蛟S在他們眼中,中國“人傻錢多工地大”,是積累財富和一舉成名的不二選擇。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塊“肥肉”愈發(fā)令人垂涎,就連以出產三文魚聞名世界的挪威王國也忍不住想咬一口。
我國地市級城市中,超過一半的大型公共建筑由國外設計師設計,而一線城市中,逾六成大型公共建筑出自國外設計師之手。而不少業(yè)內人士已經開始反思,為何中國成立全世界建造師的“試驗場”。迪拜塔主創(chuàng)建筑師特納解密:先把造型做夸張,中標后再解決實用性。
洋建筑師的確是這么干的,給個概念、設計建筑效果圖,拿走大筆設計費。施工圖交給國內設計在中國,大多數本土設計師不是在做建筑設計,而且在聽甲方要求改圖而已。專業(yè)戶沒救了國際大企業(yè)自有其不可比擬的技術優(yōu)勢。外資攻城略地的背后,都有許多故事。
總結:中國標志性建筑采用“洋設計”不是新鮮事。目前就來說,標志性建筑九成是國外設計師參與或設計,“洋設計”在中國的建筑業(yè)已成為一種時尚。中國的建筑市場已經論為外國建筑設計師的試驗田,設計者把一些風水敗筆建筑留在中國,拿走的是大把的美金。
我自己閑暇時品著茶想,難道中國的設計師都死光了,還是中國的當權者吃了老外的什么好處,一棟棟風水極其失敗的建筑在中國茁壯成長著。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