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二手房市場中,“陰陽合同”是行業(yè)內的“公開秘密”,為了少繳稅款,買賣雙方在二手房交易時,除了簽署實際成交價的合同之外,再簽一個低于實際交易價的假合同,將假合同作為申報納稅的依據(jù)。簽訂“陰陽合同”的危害是什么?地稅部門是如何防范的?

9月10日上午,山東省地稅局相關負責人做客節(jié)目
據(jù)記者了解,在二手房市場中,“陰陽合同”是行業(yè)內的“公開秘密”,為了少繳稅款,買賣雙方在二手房交易時,除了簽署實際成交價的合同之外,再簽一個低于實際交易價的假合同,將假合同作為申報納稅的依據(jù)。簽訂“陰陽合同”的危害是什么?地稅部門是如何防范的?
對此,山東省地稅局土地和房產稅處副調研員劉偉表示:“長期以來,在存量房交易過程中,存在著‘陰陽合同’的現(xiàn)象。所謂‘陰陽合同’,是指即合同當事人就同一事項訂立對內、對外兩份以上內容不相同的合同。其中對外的合同并不是雙方真實交易反映,而是以躲避政策監(jiān)管、逃避國家稅收等為目的。這種行為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稅收秩序,使得守法者比違法者承擔了更重的稅負,形成不公平,破壞了依法、公平、公正的納稅環(huán)境,損害了廣大納稅人和國家的合法利益,也削弱了稅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效果。同時,這種行為,在給當事人帶來非正當利益的同時,也會給當事人在合同履行中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為堵塞稅收征管漏洞,全面提升存量房交易稅收的征管水平,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多次下發(fā)通知,要求各地應用房地產評估技術加強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工作。國務院也明確提出要‘加大應用房地產價格評估技術加強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工作的試點和推廣力度,堅決堵塞陰陽合同產生的稅收漏洞’。
應用房地產估價技術評估存量房交易價格申報質量工作,是指根據(jù)稅法規(guī)定的計稅原則,采用科學的估價方法,評估審核納稅人申報的存量房交易價格質量,參照估價結果確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具體而言,就是利用房地產評估技術,對納稅人交易的存量房進行市場價格評估,將評估值下浮一定比例后,作為計稅價格參考值,與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進行比較。對于納稅人申報價格高于計稅價格參考值的,按納稅人申報價格計稅;對于納稅人申報價格明顯低于計稅價格參考值,并且沒有正當理由的,按照計稅參考值計稅。
我省存量房評估工作于去年在全省全面推開,目前各地均實行了二手房交易計稅價格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