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錯層總會增大結構的側向剛度,增加的幅度與錯層的位置、梁柱線剛度比、作用荷載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
對于頂端作用集中力的情況,當X=L/2時,也就是錯層梁等間距時,抗側剛度增加幅度最大。框架結構中一般柱中均存在彎矩為零的反彎點,因此錯層框架的的受力特點類似于這一種計算模型,可見框架結構對錯層較為敏感。另外,當柱、梁剛度比越大,抗側剛度增加幅度越小,剪力墻結構即為這種情況。
對于頂端作用集中彎矩的情況,側向剛度也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頂端作用集中力的情況。剪力墻結構由于剪力墻在樓層中間不總是有反彎點,因此接近于這種計算模型。相比較框架結構,錯層對剪力墻結構的影響較小。
在整體結構中,錯層的構件僅是其中的一部分,錯層引起的結構剛度增大的幅度還與錯層構件在結構整體中所占的比例有關,如錯層構件越多,則整體側向剛度增加幅度越大,反之則增加幅度有限。
當錯層兩部分存在不協(xié)調(diào)變形時,可能會在錯層柱或墻中形成較大的內(nèi)力。水平樓板的一個重要作用在于協(xié)調(diào)各部分的變形,錯層柱或墻的受力與兩部分結構的均勻性有關。
注:錯層樓板一般不產(chǎn)生相對運動,錯層構件的受力與結構的均衡性密切相關。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