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房
(1)太陽房的設計要因地制宜,遵循適用、堅固、經(jīng)濟,并應注意建筑造型美觀大方的原則。太陽房的平面布置應符合節(jié)能和充分利用太陽能的要求,建筑造型與周圍建筑群體相協(xié)調(diào),同時必須兼顧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和太陽能采暖方式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2)在選擇太陽房的建造位置時,要避免周圍地形、地物(包括附近建筑物)對建筑南向及其東、西15℃朝向范圍內(nèi)在冬季的遮陽。建筑間距要求在當?shù)囟寥罩形?2點時,太陽房南面遮擋物的陰影不得投射到太陽房的窗戶上。另外,還應避開附近污染源對集熱部件透光面的污染,避免將太陽房設在附近污染源的下風向。
(3)太陽房平面布置及其集熱面應朝正南。因周圍地形的限制和使用習慣,允許偏離正南向±15℃以內(nèi),校舍、辦公用戶等以白天使用為主的建筑一般只允許南偏東15°以內(nèi)。為兼顧冬季采暖和防止夏季過熱,集熱面的傾角以90°為佳。
(4)避免建筑物本身突出物(挑檐、突出外墻外表面的立柱等)在最冷的1月份對集熱面的遮擋。對設在夏熱地區(qū)的太陽房還要兼顧夏季的遮陽要求,盡量減少夏季太陽光射入房內(nèi),有關遮陽的詳細計算可見參考文獻。
(5)在建筑平面的內(nèi)部組合上,要根據(jù)不同房間對溫度的不同要求合理布局,對主要居室或辦公室應盡量朝南布置,并盡量避開邊跨;對沒有嚴格溫度要求的房間、過道,如貯藏室、樓梯間等可以布置在北面或邊跨;對寒冷地區(qū)有上下水道的房間;如廁所、浴室等要驗算在冬季的防凍問題。南北房間之間的隔墻,應區(qū)別情況核算保溫性能。對建筑的主要入口,從科季防風考慮,一般應設置門斗。在有條件時,對主要居室應盡可能地設置通過輔助房間的次要入口,以便冬季使用。
(6)在集熱方式和集熱部件的選擇上要考慮房間使用特點。對主要使用時間在晚上的房間,要優(yōu)先選用蓄熱性能較好的集熱系統(tǒng),以使晚間有較高的室溫;對主要使用時間在白天的房間,要優(yōu)先選用能使房間在白天有較高室溫,上午升溫較快,并使室溫波動不超過什么范圍的集熱系統(tǒng)。另外,要注意設計或選用便于清掃集熱面以及維護管理方便的集熱部件。
(7)室溫要求。對綜合氣象因素SDM>20地區(qū)的太陽房,標準要求在冬季采暖期間,主要居室在無輔助熱源的條件下,室內(nèi)平均溫度達到12℃;室溫日波動范圍不得大于10℃。夏季室內(nèi)溫度不得高于當?shù)仄胀ǚ课荨?/p>
(8)保證太陽房內(nèi)有必要的新鮮空氣量。對室內(nèi)人員密集的學校、辦公室等類型的太陽房,或建設在高海拔地區(qū)的太陽房要核算必要的換氣數(shù)量。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