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地產越來越受到重視
綠色地產一直是房地產行業(yè)中一支獨特的存在,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綠色地產越來越受到重視。前段時間,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喚起了很多人對綠色環(huán)保的感悟,有句臺詞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假如這個地球上真的連一滴干凈的水都沒有,即便我們再有錢,還是死路一條。”
事實上,在環(huán)保越來越受重視的當下,一早投身綠色地產的發(fā)展商們,現在基本已經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
在我們的身邊,綠色地產潛移默化地將更科學的生活方式理念灌輸給居住者們,喚起人們對綠色人居的渴望和更高要求。我們請到了Gad綠城設計院合伙人,綠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楊鍵先生和浙江工業(yè)大學建筑歷史研究所、建筑技術研究所所長邰惠鑫先生,一起聊聊有關綠色地產的話題。
一、綠色地產,綠色住區(qū)時代的必由之路
Q: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人在討論關于綠色、環(huán)保的話題。結合綠色這個話題,我們現在經常會被提到所謂的綠色建筑、綠色地產。您在綠色建筑方面應該有比較多自己的涉獵和自己的一些看法。那想來問一下,關于綠色建筑,我們先來了解關于它的背景。
邰惠鑫:綠色建筑的提出實際上是從建筑節(jié)能開始的。建筑節(jié)能是因為國外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當時能源緊缺,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來的。我們國家實際上是在八十年代北方首先提出來要搞建筑節(jié)能。
楊鍵:節(jié)能建筑可能比較早的在綠色建筑概念里面組成,主要是在保溫、隔熱,還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但到綠色建筑,它是一個系統(tǒng)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建筑從選擇用地到檢測到拆掉為止的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所以一下子就把綠色建筑的整個要求提升了。
Q:我們現在在市面上通常能夠看到的一些所謂的綠色建筑,它基本上的綠色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楊鍵:通常差不多可以概括成十個指向。首先是用能方面:你對電力的使用,對的使用以及可再生清潔能源的使用,這是一個系統(tǒng)。第二是水資源,那么水資源我想主要還是體現在怎么讓水資源保持純潔度、純凈度。第三是我們的空氣質量,比如說我們現在可能非常痛惡的PM2.5對人的危害。在外部情況下,未能完全解決的情況下,怎么保證室內空氣的空氣質量。通過有效的技術方式和設備,在同時控制用能的情況下讓空氣質量加以提升。下面是聲環(huán)境系統(tǒng),聲環(huán)境系統(tǒng)主要是噪聲,對噪聲的一種隔絕,我們都有一些相應的健康指標,比如白天室內要控制噪聲50分貝(以內),到晚上也要控制噪聲。如果超出了,我們采取怎么樣有效的隔聲方法。對居住區(qū)而言,可能居住區(qū)的一些室外環(huán)境有比較大的噪聲源,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隔絕外面的噪聲源等等,這些是噪聲方面的控制。再往下就是光,因為我們需要日照,也需要自然光的照明。再一個在夜間或者是要使用人工照明的時候,我們在保持日照和人體舒適的感知光源的情況下,怎么有效的控制能源使用,包括節(jié)能、燈具的利用。還有熱環(huán)境,所謂熱環(huán)境還是體現在人體舒適度的指標上。通常我們可能考慮到夏季,我們是怎樣一個室內溫度,通常界定的指標是24到26度。冬季是22到24度。這樣一個溫控的狀態(tài),保證室內非常舒適的狀態(tài)。還有濕度,通常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的相對濕度值,來確定我們在熱供環(huán)境中綠色建筑的重要指標。再往下就是廢棄物的處理,通常我們有垃圾等很多的廢棄物,怎么來做到一個是收集,一個是處理,包括再利用等方面。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是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包括它的供給和生產過程。綠色建筑材料盡可能用“3R”材料,就是可重復利用、可循環(huán)利用、可再生利用,盡可能用無毒無害,對環(huán)境無污染,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和產品。然后我們希望能看到的都是通過被國家環(huán)保標示認證過的,切實有效的東西用到綠色建筑上面,這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再一個我們通常說綠色建筑很重要的是要用一些智能方面的東西進行控制,沒有智能的東西就無法形成很好的能效檢測和監(jiān)控。
二、綠色地產的發(fā)展現狀
Q:我們的綠色建筑或者說我們的綠色地產,大概它的發(fā)展到了一個怎么樣的階段?
楊鍵:可以說從2003年就有一些有識之士,這些有責任的地產商,我覺得我寧愿說他是有責任的地產商,而不是說他看到綠色帶來的契機。因為那個時候大家對綠色的認知度是非常有限的,對它投入這些東西的話,的確是承擔風險的。等于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但未必就能受到好的社會經濟和投資價值的回報。但他作為一個先行者,從2003年開始,就有我們不少可圈可點的成就。但是最早我們可能通過有限的增量成本,比如說多投入造價的一兩百塊錢這樣的增量成本,然后主要是在維護系統(tǒng)、隔熱保溫、門窗系統(tǒng),然后就是說有一些置換式的新風系統(tǒng)來提升居住建筑的能源消耗。通常我們還停留在節(jié)能,這樣的一個節(jié)能環(huán)保,包括一些環(huán)保材料的一些運用,開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走這樣的一條路。但是就是說也很不容易,雖然就是說屬于粗淺狀態(tài)或者說粗放狀態(tài),但是它至少在某一些環(huán)節(jié)里面從自己開始做起來了 。
楊鍵:那么從那個差不多2007、2008年的時候呢,肯定有更好的一種提升了。大家對節(jié)能這一層面上面,走向綠色建筑有更好的一個層面,不僅僅是我們簡單地做一些建筑墻體的隔熱保溫,這些門窗維護的系統(tǒng),屋面這種維護系統(tǒng)這樣的一個層面,更多可能甚至從綠色的一些施工、建造過程當中,還有就考慮一些對環(huán)境的這些影響因素,所有的整個在建造以及使用過程當中對環(huán)境的這些影響因素,有一個明顯的提升。然后到2012年以來,國家已經基本上強制推行了綠色建筑,就是說從節(jié)能建筑推向綠色建筑。最近,今年開始,應該說從去年就頒布了政府的規(guī)定,政府投資的項目就必須要二星級建筑,按照我們中國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必須是二星級。超過一定規(guī)模,基本上很小的項目沒有這種強行要求,剩下的基本上都要達到一星級的標準,等于說是綠色建筑是全覆蓋,這樣的一個全面要求。
三、中外綠色地產的差異
Q:請問綠色建筑在國內外的差異有沒有?
邰惠鑫:我覺得如果我們和他們有差異,那么可能我們相對來講還是粗放的,人家已經做得比較精細了,而且可能個人的意識也比我們要強。但現在的問題是哪兒呢?就是后期監(jiān)管的力度,后期監(jiān)管的力度。我們有一個,國家也定了一個節(jié)能的驗收標準,但是這個驗收標準可能在執(zhí)行的過程當中,在最后建筑進行節(jié)能的驗收的時候,這個可能執(zhí)行力不夠。
楊鍵:畢竟我們起步比較晚,而且認識上面呢,也是通過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大發(fā)展才認識到綠色產業(yè)對我們城市發(fā)展的一個作用和它的價值所在,所以我們也在不斷地學習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經驗和他們的方法,包括產業(yè)上相關的很多東西。其實我想國外有許多技術,說實在的我覺得在歐洲這方面的確做的非常好,由于他們很早就發(fā)生了能源危機,他們非常關注可持續(xù)發(fā)展。像英國的德國的等等這些國家,都是非常重視綠色建筑技術在他們國家項目建設當中的運用。他們就是說氣候條件、緯度比較高,相對來說保溫抗寒冷方面這種東西比較多。而我們中國地域非常寬闊,各種氣候條件在我們中國整個地理版圖上都有,五大氣候特征在中國的地理版圖上全部都有,所以我們從它的氣候條件和它的環(huán)境狀態(tài)下,有很多東西我們只有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實踐,然后找到一種很好的方法。所以我在談先進國家走在前面,那我們在后面,一個是自己有一個非常特定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第二就是說從很多層面上,技術層面上也不斷在探索。但是他們的東西我們根本沒法搬過來用,所以時間有差異,先進程度包括很多層面上也都是在一種提升和摸索階段。
四、綠色地產的未來式
Q:您覺得未來綠色建筑會走向怎樣的一個發(fā)展方向?
邰惠鑫:實際上發(fā)展綠色建筑受益的人是誰呢?就是使用的者,不是開發(fā)商,開發(fā)商不會從綠色建筑受益,應該是這樣說的。因為它我做了這個房子節(jié)能了,你跟別人家里同樣打到28度,那么你的能耗比別人的低,實際上受益的是使用者。但是國家要把這一塊政策推起來,因為還是要總的考慮建筑的能耗問題。我們國家建筑能耗前幾年有數字說說到百分之二十七點幾,就是整個社會總能耗的百分之二十七點幾,將來有可能和美國一樣占到整個全社會總能耗的三分之一。就是我們國家每發(fā)三度電,有一度電干了啥呢?就是在建筑上用了。所以這個量實際上是很可怕的。我們的建筑大概現在全國總的面積這個數字可能不太確切,可能有六百多億,那么這個數量是不得了的事情,而且每年新建的量也很大。那如果說這些建筑都不節(jié)能的話可以想象這些能耗是相當相當高的。我們現在家里裝修,家里買的都是毛坯房。然后去裝修的話,這堵墻拆掉,那個墻要打掉,最后那個垃圾,我們看到新建的小區(qū)建筑垃圾非常多。好像我們浙江省有個說法,一般的新房平均算下來,一平米有一噸的建筑垃圾出來,這個量不得了。你家里一百多平米的房子有一百多噸的建筑垃圾出來,這個量不得了的。這些建筑垃圾是什么呢,都是建筑材料,有些就是沒用過,我們這堵墻就沒用,然后你就把它拆掉了。好好的磚也好,抹灰也好,這就全浪費掉了。所以未來綠色建筑,一個就是精裝修,精裝修你裝修進去就不用動了,墻這些都不要動了,那么這就能節(jié)省一部分材料,把材料浪費降到最低。另外呢,現在我們提什么呢,裝配式建筑,就是搭積木。把建筑的構建,梁啊、柱啊工廠預制好,然后到現場把它搭上。這個又節(jié)能,又節(jié)省材料。
楊鍵:其實最近我本人也是在關注很多IT的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包括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以及我們前沿的一些谷歌公司,Intel公司等等一些一直在引領世界的科技和一些改變人生活的這樣一些東西。我在想象當中,我覺得我們現在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就是說我們現在移動互聯網,我們的云計算,不斷的推進,大數據時代。當然這些的所有的東西我覺得我們現有的綠色建筑技術雖然跟現在的IT技術、互聯網有一定的關聯,但是我覺得遠遠不夠。怎么樣真正把它的翅膀裝在綠色建筑上,讓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我覺得這一點可能對我們現在大眾、民眾對綠色建筑的一些真正的認知也會起到很好的宣傳和推廣。
最后我要說,好的房子一定是綠色建筑,它考慮的東西一定是真的全生命周期的,考慮它的使用品質和耐久性、耐用性,同時是提供人們一個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一定是綠色建筑。而且往往我們看到的一些高端建筑也愿意做成綠色建筑,因為這點增量成本對樓盤本身來說品質上的保障率更高。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