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臺北松山區(qū)的一家店鋪,面積約為133平米,將咖啡廳及洗衣店結(jié)合,縱觀整個設(shè)計唯有“特別”二字最合適。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這是個特別的設(shè)計案...
第一個特別的:業(yè)主喜愛甜點,花了一段可觀的時間學習甜點。而他長期在外工作,自己洗衣服對他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突然有一天,他想要開間店,開間能滿足這兩個需求的店。一個洗衣服+吃甜點 的咖啡廳就這樣在他腦海中成型了... 第二個特別的:他想要作的甜點是粗礦原始的法式甜點,是早期的法國家庭甜點。不注重外觀而注重美味,所有的食材都是天然的,不要過度人為加工,呈現(xiàn)出食材本身的風味。 第三個特別的:他的店希望是工業(yè)風但不要跟他的甜點相沖突。我們建議他所謂的工業(yè)風可以更純粹一點,店裡所使用的裝修材料不要經(jīng)過太多的修飾跟加工美化,直接呈現(xiàn)材料的本質(zhì),跟他制作甜點的理念呼應(yīng)。 于是這間店就出現(xiàn)了許多原創(chuàng)的元素:廢棄貨柜改成的大門/建筑模板的/構(gòu)造鋼管的餐椅/廢棄保齡球道的茶幾集漁燈改造的吊燈..... 第四個特別的:業(yè)主喜歡交朋友,希望他的店能讓他能聚集更多的朋友。在等候區(qū)放個拳擊沙包,讓人可以借由生理上的活動抒發(fā)心理壓力,也讓候位的顧客發(fā)洩沒座位的不滿… 免費提供場地讓人可以展覽作品。(形式不拘,繪畫攝影皆可,甚至雕塑都沒問題) 總而言之,這是間看似天馬行空,但其實是間為人們多方面考慮的店。就如同業(yè)主跟他的甜點以及店一樣外表粗曠但內(nèi)心纖細。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咖啡廳”撞上“洗衣店”卻是意外的和諧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