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建筑師 安藤忠雄
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在1969年開始獨立設計,從那以后,他完成了200幢樓宇的設計,并在1995年獲得了普利茲克建筑獎。PORT雜志最近在他的大阪工作室內(nèi)采訪了他,他認為建筑的真正重要之處是它能深深地打動人們的心靈。
自學成才的安藤忠雄表示,他一直試圖在建立人與人之間可以交流的空間。安藤最早的一個設計是為一個年輕人設計一個家,當整個工程準備完工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客戶即將擁有雙胞胎,顯然這個家有些小了。在1991年重建的時候,安藤團隊為其擴大了三倍,在混凝土表面打了孔,以便自然光可以照射進來。而這項技術(shù)也在當時成為了安藤的代表。
在大阪的安藤工作室內(nèi),我們看到了他設計的整個空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設計雜志和書,讓人眼花繚亂。
當PORT雜志問道,“設計的建筑往往呈現(xiàn)出純幾何形式和暴露的混凝土,為什么要這么做時”,安藤表示,他的本意是使用普通的材料,創(chuàng)造一個不存在的主體。“我們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發(fā)現(xiàn)混凝土,它由砂,石,水泥組成。”而他相信,建筑的情感力量源自建筑師如何引入自然元素融入建筑空間。“我選擇簡單的幾何畫,不像精心制作一樣,而是這樣光影細膩又戲劇性的空間。”
當被問道認為目前的建筑行業(yè)現(xiàn)狀時,安藤認為相較19世紀、20世紀時,并不需要許多建筑師,特別是發(fā)達國家,因為這些地方的建筑經(jīng)濟增速在減緩,導致了建筑師的社會作用明顯下降。“然而,即使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時刻,我希望建筑師們也能夠提供給人們一個想要的家。”
最后,PORT雜志問了安藤他的設計靈感來自哪里?安藤認為這幾乎隨處可見,“在一部看過的電影里,可能是我讀到的一句話,甚至一個字;又或者在一個場景里,比如在印度或者古遺址洞穴里的旅行回憶。”安藤認為只要有心,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靈感的鑰匙,打開創(chuàng)造的大門。同時,安藤覺得朋友的影響也不少,“整個職業(yè)生涯,我有幸與許多有影響力的藝術(shù)家為客戶,同時與同事和朋友們一起工作。我接受了幾個委托項目,由時裝設計師如三宅一生,喬治·阿瑪尼與Tom Ford一起合作。同時還與當代杰出的藝術(shù)家,包括達明安·赫斯特,埃爾斯沃思凱利和理查德塞拉聯(lián)系。”
安藤認為他們的審美和獨特的眼睛總是深深地鼓舞和激勵著自己的創(chuàng)造。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